登錄名: 密碼: 注冊  

考德上教育 設為首頁 立即收藏

網(wǎng)校 建筑 | 醫(yī)學 | 財會

教師 | 留學 | 其他

40004-20005

視頻 專題活動 YY頻道備考 德德師兄微信號:KDSJY100

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主頁 > 國家公務員 > 招考資訊 > 公告 >

看出題人如何揭秘選拔國家公務員

來源:國家公務員考試網(wǎng)時間:2014-01-09 09:14考德上教育V

只有不到10萬人可以拿到國考面試的入場券,而最終將有19538人成為這一年新選拔的國家公務員。

如何從這152萬人中選出10萬人?通過135道選擇題和5篇作文。

現(xiàn)任北京語言大學教育測量研究所名譽所長的謝小慶就曾是出題人之一,也是把行政能力測試(簡稱“行測”)引入公務員考試的民間第一人,按照他的說法,考試往往只有“汰劣”功能,并不具備“擇優(yōu)”功能,行測便是履行這一職能的最好手段。

以往每年謝小慶都會期待成績公布的這個日子,因為從成績單上可以看出自己作為出題人的心血!拔覀冇X得最好的題目答對率是50%,如果一個題所有人都答對或者全都答錯,那就沒有區(qū)分度!彼f。

自從1988年底第一次被邀請參與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命題,謝小慶一做就是18年!艾F(xiàn)在都是我的學生在做,我已經(jīng)不再主動關注了。但是國家怎么選公仆,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影響!敝x小慶說,公務員筆試是不得已的辦法,目前的錄用程序是綜合考慮到科學性和可行性的一種妥協(xié)方案,我認為是基本合理的。

到底怎樣才能選拔出真正德才兼?zhèn)涞墓珓諉T呢?謝小慶坦言,這真是一門學問。

試題出爐

雖然2006年就基本脫離了公務員考試命題工作,但對當年受邀參與命題的光景,謝小慶記憶猶新。

1988年,人事部組建了考試錄用司。“當時第一任司長是戴光前同志,他退休的時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邀請我的是考試處的畢雪融處長,現(xiàn)在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司長。”謝小慶說。

起初和他一起參與命題的是幾位大學同學。謝小慶是北師大心理系78級,車宏生是北師大心理學院建院院長。他說,現(xiàn)在考試界兩個主要的學術組織,一個是中國心理學會測驗專業(yè)委員會車宏生,現(xiàn)任理事長;另一個是中國教育學會統(tǒng)計測量分會馮伯麟,擔任了多年理事長;還有一個同學李德偉,1993年去了美國!白铋_始參與命題的主要是我和這幾個我的同學。”謝小慶說。

但熟歸熟,命題的流程還是要完整地走過。以行測為例,要通過征題、初篩、送審、會審、成卷這幾個步驟,才能拼出兩套完整的試題。

謝小慶組織出題時,首先會找?guī)资恍诺眠^的老師征題。在征題的同時與出題人簽署一份保密協(xié)議。

征題結(jié)束后,需要對大量的題目進行初篩,通過篩選的題目會送到專家組開會討論!盃幾h太大的題目會擱置。有時候我認為這道題不容易,而另一些人認為這道題太容易。我選的題被否是常有的事!敝x小慶說,如果一個題所有人都答對或者全都答錯,那就沒有區(qū)分度。考完試出題組馬上就能統(tǒng)計出答對率,這是最基本統(tǒng)計,每年都會做,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復雜的統(tǒng)計。

當然,會審結(jié)束后,最后的定稿還是考試錄用司的負責人。為了避嫌,不到考試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非分管的領導都不會接觸試題,分管的部領導會對題目進行審查。最后的拍板主要是考試錄用司的領導。

變與不變

十幾年過去了,公務員試題的出題人幾番更迭,命題團隊有所擴大。例如,行測的命題組成員已從最初的4人擴大到幾十個人。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也出現(xiàn)了幾何級數(shù)的增長。從1994年到2000年,6年里參加公務員考試的不過3萬人。從2009年起,每年國家公務員報考人數(shù)都超過了100萬。今年通過資格審核的有152萬人,真正參與考試的人數(shù)在100萬左右。

謝小慶說,招考的崗位越來越多,考生數(shù)量日益增加,為了從數(shù)以百萬計的考生中選拔出公務員,考試也一直在改革。

1988年人事部考試錄用司成立后,希望把考試引入公務員的錄用。1989年,公務員考試開始在中央國家機關的部分單位舉行,那時叫做“中央國家機關補充工作人員考試”,主要針對個別部、委、辦、局,不是全國統(tǒng)一考試。當時的考試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占10%)和公共基礎知識(占90%),后者主要含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政治經(jīng)濟學、法律基礎、行政管理、文秘知識等,考察內(nèi)容包含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

1993年起中國正式開始實施公務員制度,公務員考試也從1994年正式開始。謝小慶回憶,當時的公務員考試行測和公共基礎各占50%。通過公務員考試招人的部委也逐漸由30個擴大到100多個,而許多部委在錄取公務員時希望招到真正有能力的人,就在錄取時去掉了公共基礎知識的成績,僅憑行測和面試成績決定錄用。由于自下而上的不認可,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2000年開始,申論被納入考試范圍。2002年,國考取消了公共基礎知識。如今全國的公務員考試中,只有江蘇省還保留著公共基礎知識這一科目。

但是改革起來并不容易。任何一個改革,都涉及到方方面面,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有些可改的也需要相關領導拿出魄力!爱敵跣姓芰y試能移到公務員考試上來是非常不容易的,當時最高級領導都提出非議:你這個政治怎么考?特別是到了2001年,把公共基礎知識,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理論、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等都不考了,政治標準如何把握?這個在當時來講是非常艱難的,需要眼光和魄力!敝x小慶至今還仍很感念當時他的領導!案母镏荒芸俊Q食’和‘蠕動’,沒法大刀闊斧。”提起公務員考試兩次重大改革,他深感不易。

(責任編輯:admin)

HOHO